一是发挥“三港联动”优势,加大资源与计划统筹,科学调配进港资源,合理安排靠泊计划,加快资源周转,减少船舶滞期,能源通道持续高效畅通,物流管理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。二是加强矿港相关单位沟通协调,实现相互支持协助共赢。积极深化与各港口合作,争取更多垛位,提升场地垛位容量,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及多种信息化方式建立船舶预到信息体制,实时掌握预到船舶位置,通过各港综合信息情况,科学分流预到船舶,提前安排船货衔接,持续缩短等泊时间。三是严格执行按质堆垛要求,管控煤炭进港质量,保障装船质量和周转效率。持续强化数质量管理,严格把控下水煤及场地交货的数质量大关,精准化制定装船方案,提升装船作业效率,做好进出港煤质对比,提高数质量管理能力。四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,积极秉承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,强化个性化、专业化客户服务模式,不断优化生产作业流程,紧密联系各区域公司,牢牢把握市场需求,灵活调整交货资源结构,实现客户利益的最大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