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企业文化 / 企业风采
【职工文苑】小年“食”光---过油菜
日期:2025-01-24  

    岁月悠悠,又是一年小年到。

    腊八的余香似乎还萦绕在唇齿之间,而小年的脚步却已悄然临近,带着一份急切与温馨,唤醒了心中对家的深深思念。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时刻,过油菜,这道承载着无数情感与回忆的传统年俗,再次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,将散落天涯的家人紧紧相连。

    小年的清晨,天边初露曙光,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的寒意,但老屋里却是一派热气腾腾、欢声笑语的景象。鞭炮声此起彼伏,似欢快的鼓点,奏响了新年的序曲,也点燃了我们对新年的期待。舅舅听到炮声,撸起袖子,蹲在灶台前,熟练地生起了火。那火焰在灶膛里跳跃,映红了他的脸庞,也照亮了老屋的每一个角落。他边往灶膛里添柴,边念叨着:“火盛旺年景,薪传福运长。”在烟火缭绕间,诉说着对生活最质朴的祈愿。

    母亲在旁,将前一天晚上精心准备的食材逐一陈列。精瘦的猪后腿被切成细长条,色泽粉嫩透亮。白萝卜被擦成均匀的细丝,根根晶莹剔透。那活蹦乱跳的鲤鱼,被处理得干净利落,泛着银白的光辉。豆腐、土豆、地瓜等悉数被切块,整齐地码放着。还有一大锅浓郁醇厚的骨汤,那是调制过油菜面糊的灵魂所在……

    随着油锅的缓缓升温,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诱人的油香,这是猪油和花生油完美融合的味道。大姨将挂上面糊的食物轻轻滑入锅中,那一刻,油花欢快地四溅开来,伴随着“滋滋”的声响,麦香与肉香缠绵交织,年味便在这滚烫中愈发浓郁。母亲手持大笊篱、长筷子,精准掌握着火候,油锅里的美食翻滚浮沉,待其披上一层金黄酥脆的外衣捞出,置于垫有煎饼的筐中沥油。这时,姥姥便将第一锅过油菜盛入盘中,供奉于神像前,静手焚香,为一家人虔诚祈福。

    回忆起童年,每当家中进行过油时,我们这些孩子总是被大人们“赶”出去玩耍,或者被反复叮嘱“白吱声”,生怕我们会捣乱,冲撞了来享用美食的各路神明。但我们的心早已被那诱人的油锅给勾走,总是偷偷地伸长脖子,看大人们忙得热火朝天。实在忍不住时,便会悄咪咪伸手往筐里捏出一个炸物,趁着热乎劲儿迅速塞进嘴里,咬一口酥香软糯,油而不腻,满口留香,至今仍然让我回味无穷。现在的我虽然还未亲自掌勺过油,但帮忙打下手已是绰绰有余。

    “万物皆可过”,这是过油菜的奇妙和包容之处。无论是金黄诱人的酥菜,还是圆润饱满的炸丸子,亦或是形如玉兰花瓣的炸粉皮、一咬嘎嘣脆的炸麻叶,每一道过油菜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风味。它们不仅是传统文化在烟火中的传承,更承载了祖先们的智慧和对未来的美好祈愿。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一筐筐炸物堆积得满满当当,那是家人们一天辛勤劳作的成果。我们每个人都提着沉甸甸的过油菜,踏上回家的路途。昏黄的灯光下,姥姥像往常一样站在村口目送我们离开,望着她日渐佝偻的身影,我突然明白了她对过油菜那份执着背后的深情。“富有富的过法,穷有穷的过法,过油菜不能不过。”姥姥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。从物资匮乏的往昔到生活优渥的当下,她年复一年地坚持着这一传统仪式,不知不觉影响了好几代人。

    时至今日,每当品尝这些熟悉的味道时,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,那是对家的眷恋,对过去的回忆,更是对未来的期待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那份对家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如一。过小年,吃酥菜,在忙碌纷扰中寻得那一份久违的烟火人间,感受最纯粹、最真挚的情感,拥抱生活给予的每一份温暖与希望。

    现在的我们,无论身在何方,心中那份“家的味道”始终未曾消散。(关雪 文/图)



Baidu
map